讀后感:這不是一片新文章,主要簡述了材料試驗機的用途與作用,中國材料試驗機的現狀與發展思路,相信業內人士都讀過也都悲哀過,反思過!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當年的風云叱咤,已悄然走去,此公司已非彼公司,最終各自還是選擇了各自的道路!但愿我國試驗機的發展能走上正規的道路,現在太亂了,市場經濟已經將產業推到了一種境地,里面已經有太多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了。我們恒旭試驗機作為后起的晚輩我們希望能給試驗機注入新的力量,但這仍寄希望于未來的發展能將行業引向正軌,這個希望主要寄在用戶身上,我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一、材料試驗機的用途與作用<BR>材料試驗機是對材料、零件和構件進行機械性能和工藝性試驗的設備。產品好壞,除了從結構設計、加工工藝、處理規范諸方面去考慮以外,合理選擇材料也是一個重要方面,例如金屬、非金屬、各種新型的高溫合金、高分子化合物及<BR>復合材料等要達到物盡其用,就必須知道材料的性能;在研究新材料、新工藝,也需測定材料的機械性能;對新型機器或設備的受力部件,特別是大型構件(如橋梁、船體等)有時還需進行整機試驗,以考慮所用材料及工藝設計是否合理等,<BR>都需要各種專門的材料試驗機來測量相關參數。<BR>材料受載后表現出彈性、塑性、斷裂三個變型過程,并且在各個過程已有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規定出相關性能的技術指標,這些性能指標的具體測定必須試驗機上來完成。試驗機的功能和計量特性指標是否滿足預期使用要求,是材料機械性能試驗的關鍵。材料試驗機不僅是研究材料機械性能理論的基本手段和依據,也是企業、事業單位目前生產檢驗的基本手段之一。<BR>總之,材料試驗機為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消耗、節約資金、保障安全生產起到保障作用,同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及人民生活都有密切關系,并隨著他們的發展,試驗機也必將得到發展。
二、中國材料試驗機的現狀<BR>我國計量檢測事業的歷史悠久,但試驗機制造行業在舊中國是空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計量檢測技術的發展,采取了許多重要措施來發展儀器儀表工業。經過五十多年的努力,我國材料試驗機的制造,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單參數到多參數,從靜態到動態,逐步發展成初具規模,具有能生產靜負荷試驗機(如拉、壓萬能試驗機、扭轉試驗機、松弛試驗機、持久強渡試驗機、蠕變試驗機、復合應力試驗機等)和動負荷試驗機(如沖擊試驗機和疲勞驗機等)的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發展。
中國材料試驗機的發展階段是:五十年代使用的材料試驗機主要從蘇聯和民主德國引進,六十年代以仿制為主,七十年代定型大批生產,八十年代開發新產品,九十年代改革開放吸收國外一些先進技術進行開發。六十年代開始,以長春材料試驗機研究所為源頭,先后制定各種材料試驗機的技術標準,研發各種類型的試驗機和相應的檢定(校準)使用的標準儀器設備,基本上滿足了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需要。<BR>在九十年代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國內的試驗機企業以國營體制為主。如長春材料試驗機廠、天水紅山試驗機廠、吳忠材料試驗機廠、青山試驗機廠、吳忠微型試驗機廠、上海試驗機廠、濟南試驗機廠、承德試驗機廠、廣州測試儀器廠<BR>十多個單位生產不同型號或規格的材料試驗機。在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按企業分工進行計劃生產、計劃銷售試驗機,各企業間也不存在什么競爭,所以國內試驗機企業的進步是比較緩慢的,同國外試驗機行業相比差距較大。</P>
<P>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實行了市場經濟,眾多民營企業應運而生。試驗機制造行業也和其它行業一樣,民營企業登上了試驗機行業的舞臺。近幾年,隨著國內試驗機民營企業的不斷做強做大,國有企業的改制,中國的試驗機行業由<BR>原來以國有企業為主逐步演變為以民營企業唱主角的時代。<BR>長期以來,試驗機也一直是歐美對我國尖端科研課題限制出口的產品。我國的國防科技工業和其它部門的科研院所不能直接進口某些關鍵材料試驗的儀器設備。所以,要發展中國的試驗機產業,就必須走自主創新的道路。中國試驗機民營企業的不斷努力下,中國試驗機的技術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國內與國外的試驗機技術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步的縮小。現以電子萬能試驗機為例,可以說明此問題。
1、機械方面:試驗機在我國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在機械結構方面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有些小的改進。國內試驗機廠家在機械方面的技術水平都相差不大,產品外觀來看,國內產品與國外產品相比差距較大。<BR>國外產品的確是精品,無論從造型、表面處理等方面,進口設備和國產設備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如因時創(Instron)公司產品的外觀設計與處理,從它的觀感、手感、質感等方面,都讓人賞心悅目,制造工藝非常精良。再看我們國內廠家生<BR>產的試驗機,它的觀感、手感、質感等方面都顯粗糙。所以國內的廠家想在這方面趕上國外試驗機廠家,還需進一步努力。
2、測控系統:試驗機的測控技術一直都落后于國外,我國大部分試驗機關鍵技術和部件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如力傳感器、應變引伸計、控制器和伺服閥等。尤其是試驗機測量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仍然被發達國家所掌握著,制約著我國試驗機的制造和發展。近幾年經過國內試驗機行業各廠家不斷努力,取得了較大突破。在測控系統方面,我國采用的某些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有些關鍵技術和部件制造還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約。如能采用世界頂級的HBM 等公司的力傳感<BR>器,則力值測量系統的測量準確度和穩定性將進一步得到保證,其準確度等級也將得到更大的提高。
3、軟件方面:現在國內的試驗機廠家的試驗軟件,有自己開發,也有引進國外公司的。總體來說,各有千秋,有的功能簡單但操作方便,有的功能強大但操作略顯復雜。其實我國的試驗機軟件水平是相當不錯的,早在1996 年11 月,我<BR>國試驗機行業就在試驗軟件基本上趕上了國外企業。與國外試驗機軟件比較,雖然國外試驗機軟件功能強大,但我們的試驗機軟件有一定的優勢,我國的試驗軟件比較符合中國人的操作習慣和我國的法律法規要求。但我國的試驗機軟件還需要在功能、操作性、穩定性考核等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完善,特別要對軟件系統進行評定或驗證。
4、試驗機配套器件:這是我國試驗機行業技術水平最薄弱的一環。如試樣變形測量系統,國內現采用最多的是北京鋼鐵研究總院生產的,其采用皮筋夾緊方式,夾持十分不便,但它的計量技術特性基本滿足使用要求。國內還有幾個單位<BR>生產的引伸計其計量特性也基本相同。去年,國際標準委員會在倫敦召開,特別對引伸計在金屬室溫拉伸性能測試中的應用做了大量的比對試驗,得出的結論是推薦使用全自動引伸計。目前國際上,應屬德國茲威克(ZWICK)公司的試驗機<BR>所配的全自動引伸計最為先進,居世界領先地位。其特點是減小人為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這是發展趨勢。還有試樣夾頭、高溫爐、環境箱等,就不一一細說了。總之,試驗機配套器件方面要趕上世界領先水平,還需要我國從事試驗<BR>機行業的人們付出更多的心力。
三、中國材料試驗機行業的發展思路<BR>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計量檢測技術基礎重要組成部分的材料試驗機行業,面臨著新的形式和任務希望試驗機行業深化改革,提高整體水平,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綜合的檢測技術保障。我個人對試驗機行業發展有以<BR>下幾點建議,提供以下思路,共參考。
1、要處理好四個關系<BR>一是要處理好需要與可能的關系。結合中國國情,從實際需要出發,支持國家重點、支持基礎、支持急需,推進競爭機制來發展試驗機行業。二是要處理好近期與遠期的關系。“十一五”計劃為近期的目標,十五年發展是遠期目標。近期以結構調整,加強基礎建設為主導;遠期以體系建設,增強質量保障與服務實力為主導。<BR>三是要處理好技術發展與體系發展的關系。技術發展是對試驗機制造實力的重要體現,但不是全部,除重視技術發展外,通過激勵機制,使技術、管理、人員隊伍、產品檢測條件的保障建設同步協調發展。<BR>四是要處理好保密與客戶知情權的關系。即在不泄露技術秘密的情況下,應向客戶提供詳細的使用說明書或操作手冊,包括結構原理(含主機及測控的圖)、技術(含計量特性)要求、使用條件、安裝調試、操作程序、故障排除、安全要<BR>求及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方法等。
2、要突出四個重點<BR>一是要突出基礎、通用性、全行業的技術保障服務能力的建設,即突出材料檢測技術“平臺”建設,形成良好的保障服務于監督平臺,支持我國各行業的科研、生產可持續發展。<BR>二是突出試驗機能力電子化、信息化、網絡化建設,即突出材料和構件檢測高技術含量的建設,保障檢測技術整體水平和行業服務實力,適應國家二十一世紀發展需求。<BR>三是突出對試驗機的校準(檢定)能力。即開發新產品的同時,應研究試驗機計量特性參數的校準(檢定)方法和標準器具以及軟件功能的評定,并在行業中制定相關技術文件,確保試驗機的量值準確可靠。<BR>四是突出獨立自主和引進消化吸收并舉。試驗機要發展,一方面要堅持自主研究開發,自主創新發展,實現綜合能力的增強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有利時機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消化和吸收,加快試驗機行業建設和發展的步伐,<BR>縮小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
濟南恒旭試驗機技術有限公司--m.rmxs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