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趕超別人,就得有自己得一套東西。中國在各種技術上落后美國許多,歸根揭底是中國在技術革新上投入太少。中國的研究太求穩,總是強調最低的風險,到最后跟風險妥協完了,又發現基本沒怎么動力了,很悲劇。所以,我們要趕超別人,在技術上取得突破,就必須建立起自己得試驗機系統,來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和要求進行技術革新,時刻想著我們通過自己得試驗機系統,可以用自己得什么東西來取代別人得領先技術,而不是思想上盲從,隨大流,跟著別人屁股后面最感,那樣只能注定落后。
美國的x系列是世界上航空技術頂級的代表,其實為什么美國總是獨領世界技術風騷,就是因為在試驗機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
技術進步分為技術革命和技術改進,美國偏重于技術革新,x1大家都知道,完成了超音速的壯舉,現在已經到X48了,這樣才使美國遙遙領跑于世界,這都是一些未知風險的高技術實踐。實踐是由純粹的精神技術到物質的轉變過程,在美國試驗機上完成的一些技術,即使到現在好多戰斗機都實現,比如X36是一旋翼到固定翼的兼容,在以后就運用在V22上,估計世界還沒有其他國家敢用,還有好多現在也難以在戰機上實現,比如,固定翼在起飛時作旋翼,以及高超音速。
所以感覺看到美國試驗機,我們會很緊張,光是在媒體上面展露的技術就讓人汗顏了。其實從科曼奇下馬就能看出美帝的科技和對高技術的態度,科曼奇是因為技術太先進,蘇聯解體后又無需面對大規模裝甲部隊,考慮到成本比阿帕奇高很多,阿帕奇足以應付現有敵對力量。所以現在對高技術應用還是很消極的,這也許就是克林頓那句“真懷念冷戰時候”的意義吧。
所以中國要在技術上突破,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實驗機系統,來根據我們自己的情況和要求進行技術革新,不然我現在我們還會一直跟在別人后面走,我們現在很少科技平臺,總是嘗試在舊機體上進行些縫縫補補,應付過去,就說殲七,50年了,不可能再有空間了。所以要通過試驗機在機型上進行改進才有發展的可能,現在的中國在生產上已經自主,但是在技術上依舊會被別人掐死,沒有自己一套的科研方式。
就說航母,中國還沒有,而美國1919年就有了,現在只留了10wt的尼米茲就有十艘,小鷹,企業號還封著。我們怎么也不會趕上了,所以從思想上不要盲從,建設自己特色。我們可以用自己的什么取代航母在美國的地位,這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