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旭清明節放假通知
清明節就要到了,恒旭嚴格按照國家法定節假日標準來放假,即5、6、7日放假三天。那么,我想大家現在考慮的或許是約三五好友近郊小游一番,或許是一戶三口遠足踏青一次,或許……總之,如何利用假期好好休息放松是主旋律。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清明節它本來的意義呢?作為中國的法定的節日,我們是不是該了解一下呢?恒旭小編這就和大家一起里了解一番。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歷4月5號前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
《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1]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了清明節的由來,那么恒旭小編還是希望大家能在掃墓祭奠之余,好好休息放松一下,節后以更加飽滿積極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去,也請大家多多關注恒旭!
更多關于電子萬能試驗機和摩擦磨損試驗機的資訊盡在恒旭試驗機技術有限公司的網站http://m.rmxst.cn/ 或者撥打我司的熱線電話0531-85860713.